校园新闻

【师资培养志】(五)厦大归来话收获

2017-02-22 22:47 文、图/教师发展中心 点击:[]

编者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按照学校“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为加强教师培养,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我校相继出台《陕西科技大学专任教师学历提升实施办法(试行)》、《陕西科技大学师资队伍培养实施办法(试行)》等新政策,申报学历提升、国家公派出国访学、国内一流高校访学、博士后进站研究等教师培养项目人数高涨,现开设【师资培养志】专栏,介绍在教师岗位,不断追求上进、勇攀高峰的教师风采。

      2016年11月,40名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在厦门大学参加陕西科技大学第四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他们在厦门大学杰出专家学者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积极提问、深度研讨,每一位青年教师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培训已然归来,但思考远未结束,更好地成长发展,他们还在路上。

个人简介:

       陈晓洁,女,中共党员,工学博士,陕西西安人。2011年本科毕业于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推免本校本博连读,师从王璐教授,主要从事纺织生物医用材料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博士在读期间,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公派交流一年,师从孙刚教授。2016年6月毕业后,进入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培训感悟:

       作为一名新进教师,2016年第四期陕科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对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影响与帮助。这次培训使我认识了这样一群卓越的主讲人——他们所共有的成功之处是:他们不仅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而且在科研、教学、行政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使诸多事务井井有条。这样的对比使我意识到,在很大程度上,忙而无果的根源还是在个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要学会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时间,去积极平衡各种角色之间的关系。

这次培训,正巧赶上厦门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其中“翻转课堂”比赛使我受益匪浅。教学不能仅仅是单一的“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承担着更为丰富的角色,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点拨和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不仅有传承,同时也要有创新,各种新颖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既是教学过程中的好帮手,也是对教师能力提升的鞭策与挑战。厦大培训已经结束,而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才刚刚起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始终保持极高的自我要求,脚踏实地,仰望梦想,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决不停止努力!

个人简介:

       邵鹏,男,中共党员,理学博士,1987年出生于河南濮阳。2014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同年入职文理学院物理系。主要从事金属团簇及光伏材料的物性研究。

培训感悟:

       我有幸参加第四期陕西科技大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这里有走在科学研究前沿的专家学者,也有登上百家讲坛的文豪大儒,更有国内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学名师。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前沿的科研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以下结合亲身经历,从基础教师如何开展科研方面,简要总结自己的收获与心得。

       首先要勤奋。基础学科教师承担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年工作量六百左右。没有团队,且几乎没有任何的科研平台。想要开展自己的科学研究尤为艰难。教学任务、学生管理任务、实验教学任务、实习任务等占用我们大量时间,但这些都不是你不做科研的理由。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时间是科研成果的首要保证。其次是积极阅读文献。文献调研有利于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进展,有利于开拓思路,是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再次是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夹缝中求生存,从借用、租用到购买,滚雪球一般的把科研条件置办起来。最后,要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寻找团队与合作者。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进入团队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核稿:徐永建 编辑:杜杨)

上一条:咸阳校区管委会召开2017年度工作研讨会 下一条:我校大学生志愿者圆满完成高速春运志愿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