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大学精神文化传承路径分析——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

2017-03-28 10:06 文/经管学院 程姣姣 点击:[]

编者按:当前,正在开展我校“大学精神”主题征文活动,这是全校“大学精神”的讨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我们继承、我们坚持、我们创新、我们发展的“大学精神”,是我们每一位科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正是一代代科大人近60年的心血,浇灌培育起了陕西科技大学“大学精神”这棵巍然耸立、繁荫如盖的参天大树。为了展示校内外各界人士关于我校“大学精神”的真切思考,特开办【我的大学  我们的精神】专栏,登载征文,以飨读者。欢迎各界投稿参与讨论。

“大学”,有大学生谓之大、有大师谓之大、有灵气的校园氛围谓之大,有不断传承、不断创新的精神更为之伟大。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精神往往添加了很多物质存在,对于大学生君子人格的培养以及民族性格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从“大学”精神及其文化传承入手,探讨当代大学文化传承中的“新”与“常。”

一.“大学”精神的“新”时代背景

《大学》相传是曾子所作,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篇主要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散文,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后成为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当代大学精神继续沿袭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让高校学生在智力发展的同时与修养齐头并进,树立坚定理想,传播先进文化。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基地,在国家相应的号召下对大学精神也提出了不同的诉求。习近平多次强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一定强。习近平提出的四点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无不体现了对青年的希冀。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王光彦指出:“大学精神的凝练和研究都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研究,用共同理想凝聚鼓舞师生,形成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和时代特征”。

二.大学精神传承中的问题分析

修身与正心的失重。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成理想人格,在当今社会我们也仍需要深刻反省。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仍然存在不能先修身修己就去随意评论他人的事。当代大学生学习中不乏有一知半解的半秀才,学习不能穷尽道理,不能坚持做下去,这也同样是修身的缺失。

目标与行动的失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帝范-崇文第十二》中唐太宗指出:“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因此,严格的高标准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但是当今大学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由软件自由得出,相应的目标在大二也没有很好的去行动实施,到毕业时也没想好到底是上研、工作还是公务员,导致学生很盲从很被动的去完成自己的学业,让社会的浪潮推着去前进,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和自身的话语权,加之外界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对当初设定的目标没能够理想的完成。

品德与智力的分离。《国语.周语》中指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习美好的东西,就像登山一样不容易;学习不好的行为,就像山崩一样迅速。大学培养人才,讲究德才兼备,提高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味的学死知识,但是素质教育的同时仍然存在忽视“隐性道德”的可能,同样也会出现培养出有才无德的人。当今社会学术造假、高科技犯罪比比皆是,绝大多数人认识到了科技与知识的力量,却忽略了道德与品性的作用。重视智力轻视道德,培养的就必然是有智商没有情商的“行尸走肉”。

传统文化在大学精神传承中的缺失。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及网络媒体所带来的诸多挑战。首先,可能会对学生的三观造成潜在的威胁,激发不良思想的诞生;其次,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方式,网上言语交流具有平等性,极大了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心理,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教育,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最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发展难免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崇洋媚外的思想部分盛行。另一方面是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逐渐无法适应大学教育和维系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同,周围环境的改变以及学校教育体制的差异都使得传统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及节节败退。

三.大学精神的价值与文化的传承路径

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便是以君子的人格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具有了独善其身的能力,不断提升个人品格魅力,才能逐渐不断兼济天下。穷理好学,不断去探索事物真知,端正服务心态,为他人提供方便。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坚持探索真理,才能得到事物本来的面目。

目标明确,心不妄动。《大学》指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哲学中,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前提和基础,目标实现率=主观能动性/目标,主观能动性与个人目标实现成正比,明确目标,规划步骤,才是梦想实现的可能。陕西科技大学将“十三五”规划与本校实际相结合,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建立多学科体系,面向西部,服务全国。科学合理的目标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养并举,德智并重。孔子曾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修己以安人”,强调将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修己开始,培养内在的人格,更是达成和谐世界的一种手段,自成“内圣外王”之模式。大学中应该具有仁爱氛围,“泛爱众,而亲仁”,对身边的人恭敬有礼,待人宽厚仁德,做事也必然能够取得成功。校长姚书志在2015届毕业典礼上指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转换自己的角色,学会担负自己的责任,学会将母校精神化为内己,人生的道路也会坦荡。

以知促行,知行统一。思想指挥行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将其转化为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一定是将思想道德的提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用行动去阐释做一个好人。借鉴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人格学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养成知行合一、表里统一的现代君子。

四.陕西科技大学大学精神传承创新的建议

形式上以课内、课外为主。课内讲授知识,将中国优秀传统名著文献开设必修课与选修课进行学习。在注重历史性与真实性的同时,学校课外开设相关的社团如国学社、书法协会、话愉协会等等,通过新的形式来从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好以及学习能力,营造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氛围。同时也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的传播,全面开展文化教育。

内容上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对文化进行发掘与传承,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创新以赋予它新的含义。如陕科大名窑重生产品开发实践团队赴铜川开展社会实践,用设计创意和电商模式为耀州窑的推广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研支团“隔代不隔心”等实践,真正践行当代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青春誓言,从不同的角度对传承文化进行了新的阐释,昭示着一个民族的美与过去,它的历史厚重感和使命感不言而喻。支教团的力量、共青团的风采、黄陵祭祖的传统、各类社团的文化冲击等等,都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看到改变。至诚至博的校训启迪我们,做人真诚至上,胸怀宽广;师恩之石告诉我们,学会去感恩,学会去传承;“你也可以优秀”激励我们: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创新,都应当立足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常规的学习中培育和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牢固树立创新理念,通过不同层面的学习进行突破和超越,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新时代的文化责任感,主动去适应和引领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导向,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求同存异,互相学习,在不断的实践中解决文化发展的新难题,营造新的契机。

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高等教育教学中更应该追求“大学”精神的发扬与批判超越的进步,帮助莘莘学子养成读书明理的“新”思维,重塑当代“大学”精神。

(程姣姣(1994.7-),陕西富平人,中共党员,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

上一条: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下一条:【图解】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工作要点(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