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要闻

校党委书记姚书志做客“湖畔讲堂”与大学生畅谈理想信念

2020-11-12 15:49 文∕材料学院 赵佳 图∕宣传部 郭姗姗 材料学院 赵佳 大学生记者 苏莹 点击:[]

11月11日下午,风景秀丽的科大湖畔,秋光绚丽,波光粼粼。陕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姚书志做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畔讲堂”,以“恰同学少年,以梦为马,正峥嵘岁月,不负韶华”为题,与青年大学生畅谈理想信念,用亲切质朴的语言和鲜活风趣的故事,为我校150余位大学生上了一堂“有党性、有景色、有余香”的思政课。

姚书志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针对材料学院前期调研出的五个学生思想困惑,通过“一个理工男的文艺梦”“转型期的苦与乐”以及“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回应学生在专业选择、学校发展现状以及如何破解当代大学生“间歇性踌躇满志,经常性混吃等死”的迷茫状态等问题,为同学们扫清了思想阴霾,指明前进的方向。

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专业的重要性。姚书志指出,大学教育在于锻炼思维方式,为人生砌好“第一面墙”,而专业学习,则是一块敲门砖,让你有机会在更广阔的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但是没有一条路是不需要努力的,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奋斗必将有所成就。他将自己迈出大山第一次看到“西安的天空”经历娓娓道来,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同学。他说,理想是最强的推动力,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才能认清人生的意义,才不会蹉跎岁月。成长的道路上唯有“理想”之火,能够指引你在黑暗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直面发展问题,倡导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同学们提出学校硬件条件不足的问题,姚书志积极回应学生关切,引导同学们理性看待学校转型发展中的“苦与乐”,指出学校正处于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从“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攻坚期。学校快速发展,必然会面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因此改革中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他向同学们介绍了目前正在拔地而起的实验楼、学生公寓建设工程,表示学校将通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同学们创造更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切实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克服消极习惯,勉励学生重燃拼搏进取的勇气。姚书志通过分享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著作《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语重心长告诉同学们“无助也是一种习惯性的,积极的心态也是一种习惯,必须拿出勇气摆脱‘习得性无助’”。他强调,人生要取得辉煌的成就一定要敢于和自己“过不去”,走出舒适圈,善于抓人生机遇,积极迎接每一次挑战。他通过讲述自己对文学的爱好和不懈追求,勉励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底线思维,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兴趣爱好,不辜负自己在科大的青春岁月。

讲座最后,姚书志与在场师生亲切互动,解答了同学们的择业之困、人生发展之惑,与同学们共同探讨“诗与远方”。讲至酣处,他即兴吟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引导同学们“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不抛弃,不放弃,让青春在奋斗中灿烂绽放”,赢得了在场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

历时两个小时的讲座,没有晦涩枯燥的理论、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有的只是一位亲切的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以及心与心的平等交流。这样一堂“接地气”的思政课在这个深秋,如春风化雨,声声入耳,句句入心。

材料学院2019级研究生李晓艺在听课结束后感慨地说:“姚书记的奋斗经历和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一字一句亲切生动,语重心长,不经意间就在我的心中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我一下子明朗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陕西科技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有效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打造红色情景剧、“党课来了”“湖畔讲堂”等新渠道和新平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切实把思政课讲到同学们的心坎上,激发广大师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爱国奋斗里砥砺初心使命。

学校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材料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全体辅导员以及150余位学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新闻小贴士:

“湖畔讲堂”是由材料学院党委策划指导,全国样板党支部——材料学院本科第二党支部组织实施的思政课堂“新品牌”,它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功效,将湖畔美景、专家讲述、青年思考和师生互动融合起来,构建了思政名师、党员干部“面对面”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的“新平台”,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的“新探索”。“湖畔讲堂”已成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涵创新、质量和水平提升的一道“新风景”,先后已举办了6期,辐射带动学生近千人,受到学生的喜爱。

(终审:杜杨 核稿:田少宁 编辑:宇文翔 学生编辑:马偲宁)

上一条:我校4教师在2020年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获佳绩 下一条:“四史”教育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信念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