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结构化学》编辑部与陕西科技大学联合主办、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承办的“2025《结构化学》编委会暨合成化学研讨会”在陕西临潼长安先导国际创新人才交流中心开幕。本次会议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新理论”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合成化学与结构化学的交叉创新与前沿发展。
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陆赵情在欢迎辞中指出,此次会议落地西部,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实践。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位列全国前10%,化学学科ESI全球排名前2.23‰,未来将持续为化学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健在致辞中强调,结构化学是材料创新的基石,本次会议为多学科交叉提供了全新视角,将助力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的深度融合。开幕式由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黄文欢主持。


会议设置两大分会场,围绕“分子设计与功能材料”“合成化学与技术创新”两大主题,共84场专题报告。与会学者聚焦单原子催化、动态化学体系、二氧化碳转化、功能框架材料等前沿方向,集中探讨了分子限域策略、超分子组装、仿生材料设计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展示了合成化学与结构化学交叉融合的最新科研成果。现场提问此起彼伏,茶歇期间自发组织的圆桌讨论进一步延展了学术边界,彰显了学术探索的活力与深度。
作为《结构化学》编委会首次落地西部地区的高水平学术盛会,会议不仅为区域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能,更通过学科交叉与人才集聚,推动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在轻化工助剂化学、功能材料等领域的优势进一步辐射全国。会议成果聚焦“双碳”目标与新能源开发需求,推动仿生界面材料、高熵催化体系等关键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为我国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技术储备。
(核稿:黄文欢 编辑: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