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参与建设的“陕西秦岭站(森林)”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这是我校获批的首个国家级生态监测平台,标志着我校国家级科研平台及服务国家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要进展。
陕西秦岭站依托陕西省科学院、秦岭国家植物园、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陕西科技大学共同建设,围绕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开展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积累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数据,开展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专项研究,为秦岭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修复提供重要的监测数据和科技支撑。
近年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积极投身秦岭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环保知识科普及志愿服务等工作,连续6年荣获团省委“秦岭生态科学考察项目”优秀项目奖,2022年入选“朱鹮保护国家创新联盟”理事单位,2023年入选“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协同创新联盟”,获全国第十一届母亲河“绿色项目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我校环境学科将以国家生态监测平台建设为契机,发挥好国家台站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的大平台优势,面向国家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需求,培养区域生态环保急需高水平人才,开展绿色低碳环保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为美丽中国、秦岭“中央水塔”和绿色陕西建设贡献“陕科大力量”。
新闻小贴士:
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监测站”)是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工作中发挥“控制性”作用。综合监测站主要承担区域样地监测任务,积累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数据,对生态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对遥感监测发现的生态问题线索、生态类型变化等开展现场技术校核;开展遥感监测地面验证,通过原位固定监测,对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等生态遥感参数产品进行验证与校核。综合监测站的整体布局是依据《“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以80个生态保护监管重点区域为重点,通过“一站多点”的模式实现对周边100公里范围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胁迫、生物多样性开展全方位监测,支撑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数据保障。
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站)遴选工作。在生态环境系统、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近200个申报单位中,经专家评审、现场复核、专题审议,最终确定55个综合站为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承担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任务,迈出了推进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的坚实一步。
(终审:刘倩 核稿:王念东 编辑: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