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要闻

《光明日报》刊发校党委书记姚书志署名文章:关注“国之大者”,为人才创新创业铺路架桥

2020-06-18 08:36 光明日报2020年6月18日第7版 点击:[]

《光明日报》06月18日“光明视野”刊发我校党委书记姚书志署名文章《关注“国之大者”,为人才创新创业铺路架桥》,阐述了陕西科技大学践行“西迁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精神凝聚人、以事业吸引人、以政策激励人、以环境鼓舞人,广纳四海英才,引导和激励师生积极投身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新功、立新业。

现全文转载如下:


关注“国之大者”,为人才创新创业铺路架桥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调研,提出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为陕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路径。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陕西考察,作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重要指示。对于西部高校而言,人才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更是追赶超越的动力源。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陕西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98年划转到陕西省,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走过了“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风雨历程。

作为西迁群体的一员,学校“三创两迁”精神,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是“西迁精神”在西部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克服在地理区位、办学经费、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因素,以精神凝聚人、以事业吸引人、以政策激励人、以环境鼓舞人,广纳四海英才。

一方面,在培育发展空间上下功夫。学校积极引导人才关注“国之大者”,投身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西部大地上。依托设计学科优势,助推陕西安康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发挥食品学科特色,联合企业成立国家羊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助推陕西羊乳产业做大做强;推进轻工、化工等学科技术革新,引领造纸、皮革、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另一方面,在持续稳定人心上下功夫。秉持“延聘一流人才,并使得他们快乐”的理念,让人才扎根、安心、乐业。强化全方位服务保障,统筹解决人才的待遇、职称、住房、子女教育、配偶随迁等后顾之忧;成立前沿科学与技术转移研究院,推动创建基础前沿研究和综合交叉的“科研特区”;对标国际一流,因地制宜升级改造实验室,一站式购置了西北地区目前最先进的“球差电镜”等高精尖仪器设备,为人才创新创业铺路架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学校更好服务地方发展指明了方向。

紧扣时代发展之需,进一步汇聚整合人才资源。创建轻工、材料、化工、环境等特色一流学科,为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现代农业、能源开发等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吸纳集聚高水平、专业化人才梯队。

聚焦科技创新之要,进一步激活释放人才潜能。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关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所需关键技术,以一流的科研创新能力,服务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铸就立德树人之魂,进一步引领人才扎根西部。弘扬好、继承好、践行好“西迁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不懈用“西迁精神”滋养学生,引导更多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新功、立新业。

(作者:姚书志,系陕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编辑:杜杨)

上一条:我校两个学科进入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 下一条:我校驻村联户扶贫工作考核荣获三项省级优秀